2025年3月13日,我们迎来了第20个世界肾脏病日,今年的主题是“及早发现,保护肾脏健康”。这一主题深刻契合当下肾脏病防治的紧迫需求,提醒着我们,肾脏健康是生命健康的基石,需要我们给予更多的关注与重视。
于峰教授
每10个人就有一个慢性肾病
肾脏,作为人体的重要器官,承担着排泄代谢废物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、调节血压以及分泌重要激素等关键职责。然而,慢性肾脏病(CKD)却正以惊人的速度在全球蔓延。
据统计,全球每10人中就有1人患慢性肾病,其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。更令人担忧的是,CKD早期症状隐匿,近50%的患者在疾病初期毫无察觉,等到出现明显症状时,病情往往已进展至中晚期,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。
若不及时干预,肾病可能进展至肾衰竭,导致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。
慢性肾脏病成为影响寿命的第五大病因
预计到2040年,CKD将成为全球导致预期寿命缩短的第五大病因。
在我国,随着老龄化加剧、糖尿病和高血压等慢性病发病率上升,肾脏病的防治形势愈发严峻。
糖尿病、高血压已成为伤害肾脏功能的主要慢性杀手,由此引发的糖尿病肾病、高血压肾病患者数量不断攀升。此外,肥胖、自身免疫性疾病、药物损伤等因素也在进一步加重肾脏疾病的负担。这些都警示着我们,肾脏病防治已刻不容缓。
定期体检才能及早发现
那么,如何才能做到“及早发现,保护肾脏健康”呢?关键在于提高对肾脏病的认知,加强早期筛查。
对于普通人群,建议每年进行一次常规体检,包括尿常规、血生化(重点关注血清肌酐)以及泌尿系统B超检查,这三项检查可以有效帮助早期识别无症状的肾病患者。
而对于糖尿病、高血压、心血管疾病患者、肥胖人群、有肾脏病家族史以及其他高风险人群,如曾有急性肾损伤、妊娠期相关肾病、自身免疫性疾病、低出生体重或早产、尿路梗阻、反复肾结石、肾脏或泌尿系统发育异常以及中暑、蛇咬伤、环境毒物、有毒药物、病毒以及寄生虫感染史者,应半年进行一次体检,以便及时发现肾脏问题,尽早干预治疗。
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是保肾秘钥
除了早期筛查,改变不良生活方式也是保护肾脏健康的重要举措。我们应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,减少盐分、糖分和油脂的摄入,避免过度肥胖;戒烟限酒,避免吸烟和过量饮酒对肾脏造成损害;规律作息,保证充足的睡眠,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;适量运动,增强体质,提高免疫力。
同时,要谨慎使用药物,避免滥用抗生素、镇痛药等可能损伤肾脏的药物,如需用药,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。
肾内科医生使命重大
作为肾内科医生,我们肩负着守护肾脏健康的重任。
一方面,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,掌握先进的诊疗技术和理念,为患者提供精准、有效的治疗方案。
另一方面,要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,提高患者对肾脏病的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,让患者积极参与到疾病的治疗和康复过程中来。
此外,推动多学科协作也是提高肾脏病诊疗水平的关键。肾脏疾病往往涉及多个系统,需要与内分泌科、心血管科、风湿免疫科等多个科室密切合作,共同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综合治疗方案。
在这个特殊的世界肾脏病日,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,关注肾脏健康,重视早期筛查,改变不良生活方式,积极参与肾脏病防治。只有这样,我们才能有效降低肾脏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,守护好生命的防线,让每一个人都能拥有健康的肾脏,享受美好的生活。